2月14日9时,在大庆石化炼油厂第五循环水场,员工在接受体温测试、签署防疫承诺书,完成安全交底等程序后开始进行拆除作业。距此东侧400米的常减压车间,炼油厂技术人员正通过视频会议,对常减压装置的3D模型图进行审核。
随着施工人员进入第五循环水场拆除项目和常减压装置改造项目建设现场,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计划总投资44.47亿元的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在这个春天陆续复工。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石油的下属公司内正逐渐成为常态。中国石油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各单位正平稳推进复工复产。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企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超80%,其中,石油石化行业复工达产率达到97%左右。
中国石油方面表示,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医药卫生领域的阻击战,更是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全方位的总体战。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统筹安排安全生产保运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记者了解到,防控疫情期间,中国石油大庆、长庆、新疆等油田,为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坚持油气生产。截至2月8日,塔里木油田已投产新井24口,油气产量当量超30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油气日产水平在年3000万吨计划线上运行。截至1月底,新疆油田原油生产突破百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09.1万吨、天然气2.6亿立方米,油气生产同比均有提升。1月,在役储气库(群)实际采气28.11亿立方米,完成计划进度的109.58%,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冬季采气调峰生产工作的正常平稳运行。
此外,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实行两条线管理,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和市场保供战。记者获悉,1月,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加工原油55万吨,累计销售收入30.45亿元。
在全力保障产品供给的同时,为了防控疫情,将传播风险降到最低,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在员工上班前完成办公场所消毒、通风换气、收集疫情信息等防控工作,派专人负责员工订餐、取餐,避免中午食堂用餐人员交叉感染。”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防控疫情期间,全国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紧缺。为应对这一情况,中国石油旗下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吉林石化、呼和浩特石化等炼化企业,正在全力生产医疗物资原材料和油料、化工产品。
1月,兰州石化加工原油79万吨、生产汽煤柴总量50.7万吨、乙烯5.6万吨、聚丙烯3.79万吨,其中可用作口罩和防护服原料的S900无纺布聚丙烯297吨。截至2月10日,大连石化今年共生产H39S-3和H39S-2聚丙烯产品近3.6万吨,其中H39S-3产品超过当月排产计划5%,创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战“疫”时期,复工在即,一线员工培训取证成为难题。为确保员工培训取证如期完成,中国石油西部钻探人事处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从培训载体、直播形式入手,迅速搭建起远程“直播课堂”,由4名员工实训中心教师担任“主播”。开播首天,在线学员突破3000人。
为保障能源安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通过加强老井管理,统筹组织生产的方式保证原油生产运行。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中旬,华北油田日产原油保持在万吨线以上。
2月13日,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试油(气)井复工复产视频会刚结束,试验大队员工就奔赴偏远的太138-47井场。施工现场,无论是上岗工作还是施工间隙,大庆试油试采分公司干部员工一律佩戴口罩,每天早8时、晚6时检测员工体温并实时填写记录,每天对每个营房至少通风3次,严格分餐、隔离用餐、定时对生活和生产区域消毒。
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7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已完成钻探进尺31.6万米、完井268口。连日来,管道局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实现国内外45个重点项目工程不停工。截至2月13日,中俄东线(长岭—永清)辽河盾构掘进1149.42米,粤东天然气管网揭阳—梅州支干线工程正在揭阳进行线路施工,塔里木塔中区块地面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883260105739639&wfr=spider&for=pc